“吴主任,顶岩山风电场35kv e组集电线耐压测试时绝缘击穿,台风来临前风机送电可能会受影响。”7月23日晚,在接到顶岩山风电场年检现场负责人卢占贤打来的电话后,公司维检中心主任吴炎鑫立即赶赴现场。
突发事件让吴炎鑫的神经紧张起来,升压站年检进度虽然未受影响,但e组集电线无法在台风来临前送电的话,偏航系统无法自动对风,更严重的事件随时会发生。e组集电线承担着12台2mw风机的负荷供电,长达2200米,横款两个山谷,而且这一回线大部分处于山谷下方,车辆无法进出,抢修人员需进行人工开挖,工具备件等都需人工搬运,抢修流程复杂、操作难度大。
“由于是年检期间查出来的电缆故障,为避免影响年检的进度,部门也是紧急抽调了其他项目的精兵强将,把这次的故障影响降到最低”吴炎鑫介绍。
7月24日早晨6时许,e组集电线抢修工作负责人卢毅越在准备完工作票及安全措施准备后,伴随着野外的蟋蟀叫声,抢修作战正式打响。一支10余人组成的抢修队伍分成两组,一组由卢毅越带队赶赴现场,负责地下电缆故障点的查找工作;另一组则由维检中心副主任陈孝辽亲自协调,负责完成备料、运输、人员协调等,夏天的清晨虽比白天温度略低,但蚊虫叮咬、照明条件较差等因素持续困扰着奋战的抢修人员。
7月24日下午16点,正值大暑天气,气温虽然显示35℃,但户外毒辣的太阳让每一个户外工作的人感受到夏日的“热烈”。12名抢修人员在翻山越岭完成山谷树木清理后,击穿点终于露出。故障点位于山谷低洼地带,电缆井内淤泥较厚,不便开展工作。抢修人员只能一边清理电缆井淤泥,一边作业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夜幕降临,在探照灯照射下,剥切护套、清洗、安装铜管、压接、套绝缘层等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。“为加快抢修进度,我们创新工作方法,通过连接板将电缆暂时提起固定,不用将电缆全部拉至地面,能够节省抢修时间3-4小时。”卢毅越说。
击穿点修复完成后,经过仪表对电缆的测试,绝缘值合格,此时,卢占贤立即下令进行耐压试验,“电缆耐压试验全部完毕,a、c相电缆合格,b相耐压击穿,不符合送电条件!”25日凌晨3时,在寂静的夜空中,意想不到的消息接踵而来,抢修队伍立刻出发赶往现场,这次的故障点更加隐蔽,在经过长达12小时左右的探测,初步查明电缆附近寺庙扩建时电缆绝缘层破损,造成此次耐压时线路接地,10余名电力抢修人员驾轻就熟的迅速开展电缆制作恢复工作。施工现场紧张有序,大家按照分工忙碌着,掀盖板、打开孔洞、切割外壳……在抢修48小时后,受损电缆的修复工作顺利完成,26日3时,e组供电得以恢复。
“虽然这次年检经历了台风来临跟e组集电线电缆击穿的双重考验,打乱了年检的预定计划,但我们也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年检工作,并及时消除了隐患,避免了线路运行时发生故障,对保障设备后续正常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。”吴炎鑫表示。(林剑辉)